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表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五年之后,习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作者简介:张霖,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业务副院长。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服务管理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行政及社会服务管理。


张霖:“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工作解读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表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五年之后,习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向往转向需要体现了这五年中我国政府针对社会建设的态度和成绩,目标越来越明确,内涵越来越清晰。一个个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的到的社会建设的成果逐渐展现出来,极大的改善了民生条件,从制度建设到实体建设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征。

一、何谓“美好生活需要”

“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新主要矛盾的核心概念对于矛盾的解决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先认清这一概念的内涵。从文字看来这一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关键词:美好、生活及需要。美好生活在于形容一种生活状态而需要则表明了满足这种生活状态的方向和手段。

治大国如烹小鲜,先利其器。我们先讨论需要这个词语,需要是表明的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应该关注到这个需要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向,即美好生活指向,这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的宗旨更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的走向,体现了人民的地位;其次这个需要是一个群体表现,体现了需要的社会性,也就是说“美好生活需要”不是一个人的个体需要,而是全社会的、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再次,还应注意到这个需要的客观性,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需要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即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文明进步的表现;最后,还应认识到这个需要的非经济性和非阶层性,不同经济收入群体和不同社会阶层可能在具体需要内容上有所差异,但需要的指向性和客观性不受其社会身份的经济性和阶层性影响,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对于需要的公平待遇。

“美好生活”作为对于需要的形容和描述惠及全体人民,但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如何看待“美好生活”,如何能让这个“高大上”的描述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这就需要执政党及政府、生产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多方参与,进而在社会建设的制度和实践两方面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以执政党纲领为体现的顶层路线设计。这一层面属于理论层面,其核心理念在于建构。它既符合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宗旨又体现了其作为执政党的政治担当,引导中国社会走向富强。“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也是民众拥护的动力之源,是方向,是指引,是历史交付给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第二,以政府职能部门的成绩为体现的宏观政策设计,其核心理念在于解释。这一层面属于制度层面,它有较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分类,有所涉及的职能部门,比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从制度层面完善我国的法律及政策体系,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全体人民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通过满足普通民众的各种需要来实现各级政府部门自身发展,通过中央政府调节整合共享各种资源促使各级政府部门和普通民众实现双赢以实现国家社会不断发展,从而实现“美好生活”。第三,以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具体服务为体现的实体践行设计,其核心理念在于行动。这一层面属于社会实践层面,直接面向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通过服务领域的实践创新引导普通民众的生活走向美好,社会服务提供方转变传统服务理念,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培养社会大众的需要进而获得社会大众的信任和青睐。

二、“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工作解读

“美好生活需要”从社会工作具体的需要层面而言是理念性的,因其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以致在社会工作具体操作层面很难明确其标准,但正因为这种实际操作标准的模糊化促成了将评判权赋予服务的接受者,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看待其需要的满足方式及过程,从而提高了服务对象的地位,有利于在服务过程中秉持社会工作的价值和操守,有利于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就对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但并不意味着服务提供者无能为力,只要能够正确认识此关系,正确认识自身的地位,还是能够在社会建设的实践环节体现社会工作的优势和功能。

基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嵌入性的论断对于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工作而言依旧会表现出其嵌入性的特点,因此,“美好生活需要”对于社会工作的影响会贯穿于社工机构将政府制定的社会政策转化为提供具体服务的整个实务过程,不同层面的社会工作者需要主动面对这一影响,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迎接新时代的要求。

其一、社会政策的制定层面社会行政有效引导民众需要。政策制定阶段的官民互动过程中政府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其对于美好生活的解释必然会影响到广大民众的认识。进一步推动改善民生累政策的落地,使新时代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教育、工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及环境方面增加人民大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总结和宣传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从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增加人民大众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帮助人民大众形成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认识不仅体现在社会现实层面还体现在思想认识层面,从而培养个体形成较高层次的需要,丰富“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

其二、社会服务的提供层面社会工作高效满足民众需要。服务操作阶段的供需互动过程中机构处于被动地位,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平等的对待服务对象的具体需要,既通过机构自身努力缩小地区服务差异,使不同地区的案主享受同样的服务,拥有同等的机会,这对机构自身的发展而言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后跨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生存能力会获得较大的提升,机构依靠自身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满足多领域、多地域的民众需要,不断扩展“美好生活需要”的外延。

“美好生活需要”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而言是机会,更是挑战,面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将从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入手,利用资源配置为手段,大胆开拓、不断创新,将人民大众的需要从宏观逐渐落到微观,作为具体需要引导者及提供者的社会工作能否迎风而起,大展宏图,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于社工中国网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爱心公众号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华新村324号3楼
联系电话:023-60332200 备案号:渝ICP备2021007492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3353号